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襄阳站长网 (https://www.0710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正文

百亿估值的 WeWork 和它大陆的效仿者们

发布时间:2016-08-16 06:17:17 所属栏目:创业 来源:tech2ipo创见
导读:在未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移动的独立品牌,每一个城市都必有一个他们的落脚工作之处,它不是咖啡馆,而是一个聚合所有创业者,自由职业者的开放式空间。目前,WeWork 用百亿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百亿估值的 WeWork 和它大陆的效仿者们

在未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移动的独立品牌,每一个城市都必有一个他们的落脚工作之处,它不是咖啡馆,而是一个聚合所有创业者,自由职业者的开放式空间。目前,WeWork 用百亿估值证明了这样的未来触手可及。

五十度硅语:未来的工作方式会是怎样的呢?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移动的独立品牌,每一个城市都必有一个他们的落脚工作之处,它不是咖啡馆,而是一个聚合所有创业者,自由职业者的开放式空间。目前,WeWork 用百亿估值证明了这样的未来触手可及。

上海市的延平路 135 号,原先是一幢老旧的商务楼,2016 年的 7 月 26 日,它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它成为了 WeWork 亚太首站上海的办公点。在这里,WeWork 打出了属于自己的标语:「这里不仅仅是谋生之地,更是创造美丽新生活的场所」。

十亿美金是一个能让人们浮想联翩的神奇数字,它能迅速让公司创始人的头上悬浮起光环,背后伸展开翅膀。而一旦一家公司的估值达到了这个标准,立刻会被创业风投圈划归到「独角兽」的行列,属于一种可遇而不可求,具有重大升值潜力的那种。正如软银的孙正义在世纪之初投资淘宝,投资实现了 1000 倍的盈利。

在这个充满了炫目光芒的「独角兽俱乐部」里,当 Uber 站在舞池中央,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待遇,在另外的角落处,有一家公司,人们不易注意到它的存在,然而在 2015 年,它的估值已经达到一百亿美元,堪称独角兽中的独角兽!它就是 WeWork,联合共享办公空间。

其实所有的创业都是在搭建一个平台,如果说孵化器连接着创业者和投资人,Medium 连接着阅读者和写作者,Uber 连接着司机和乘客,那么 WeWork 连接的是创业者和创业者。它通过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打包租下一大片办公区域,然后将在一个空间里分割出若干个办公区域,出租给很多刚刚起步的初创公司、合同独立承包商、远程工作者,自由职业者。

除此之外,它还提供与创业相关的一系列配套服务,从场地的保洁,无线网络,办公耗材的提供,到水果的供应,无所不包,甚至于还会组织一些聚会,让创业者能够相互走动,互通消息的有无,实现资源的共享。总而言之,它希望打造出一个属于创业者的生态圈子,让所有人都在这里都能心无旁骛地把精力放在创业最重要的事情上,其他的琐事杂事,它能负责的都负责了。

初创公司想要在 WeWork 享受到这样的服务,那么就得租用工位,一个工位每个月要定期缴纳费用。

就是这样的商业模式,为何能够使得 WeWork 跨进百亿独角兽的俱乐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 WeWork 还有中国的那些「复制者」们。

百亿估值的 WeWork 和它大陆的效仿者们

它是怎么出现的?

其实,并不是 WeWork 发明了「联合办公」的概念,但是它的出现,起到了真正普及的作用,使其成为创业圈子中的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它起源于硅谷,在那里,自由职业者、合同商、独立工作者已经占据了劳动力的三分之一。

百分之三十的人口,意味着独立的办公空间需求比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人们已经不太能将工作与生活分的那么清楚,永远热闹的互联网随时有可能在下一秒爆出一个大新闻,每一个人都要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品牌,一面旗帜,工作更加独立化,也更加具有想象力。

正是这样的潮流,是 WeWork 能够站稳脚跟的土壤。如今,人们都能够将自己的私家车,甚至卧室拿出来与别人共享,办公空间一起享用,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WeWork 的联合创始人 Adam Neumann 出生于以色列,后来成为了一名以色列海军军官,退役后,于 2001 年来到了美国。但他第一次创业并不是 WeWork,而是开办了一家婴儿服装公司,公司所出售的服装,专门是给那些满地爬的小孩子们准备的。这些衣服,在膝盖等部位,专门多加了一层防护衬垫。

就在美国的首次创业过程中,McKelvey 忽然注意到了一个现象。他们所租用办公的这个巨大的办公室一部分都是闲置状态的,然后他们忽发奇想,为什么不把这个空间充分利用起来,让更多的创业者也加入进来呢?他们磨破了嘴皮子,终于说服房东同意这个想法。于是,一家名为 Green Desk 的公司于 2008 年正式成立,其实这也就是 WeWork 的前身。

百亿估值的 WeWork 和它大陆的效仿者们

这片办公共享区域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家具都是二手的,淘来的,电力供应方式也是可循环的风力发电。

Green Desk 成立之初,就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金融危机,但正是 2008 年的这样一次金融危机,才让它的价值最大化的展现出来:仅仅依靠 7 条分类网站的广告和口碑传播,就让 Green Desk 人满为患。

在金融危机的这段时间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谋求职业上的转型,从以前朝九晚五的白领工作抽身出来,寻求成为一个远程工作者,独立合同承包商,某种 24 小时随时 Stand By 的职场新人。正是在这样的趋势下,办公室开放一年后,Green Desk 已经出租了 100 多个工作空间,月租费从 350 美元到 2400 美元不等。

收入虽然不错,但此时的 Green Desk 在种种条件制约下,并没有彻底实现开放式的办公共享空间。于是,他们将 Green Desk 卖给这幢建筑的业主,并立刻把 7 位数的利润投入到新公司 WeWork 上。

联合办公的真正奥义:社群才是未来工作的样貌

Adam Neumann 曾经把这样 WeWork 称之为现实生活中的「Facebook」。,他在 2015 年 TechCrunch 颠覆创新大会上,接受台上记者访问时表示:「就在上个月,光是啤酒我们就消费了 9 万杯!这个数字足以让我倍感骄傲了。」在这 9 万杯数字背后,是它目前开的 32 个办公区域中的 2 万 3 千名客户。其中有一半人都是在纽约。

在最近的一次融资,成功拿到了 3 亿 5 千 5 百万美金之后,WeWork 已经开始铺设全球化运营网络,目前 WeWork 已经涉足于下面的地区:旧金山、奥斯丁、伦敦、特拉维夫、多伦多、柏林等著名城市。

很多比较保守的房地产投资人面对此情此景。都表示自己完全看不懂 WeWork 上百亿的估值。别说一百亿,你就是有 50 亿在手里面,你可以建造世界上最酷炫的摩天大楼,就比如是一座世界贸易中心,占地三百万平方英尺,所容纳的办公区域面积刚好是 WeWork 目前所提供办公面积的总和,把这样一个世贸中心造好之后,自己的兜儿里还能剩下 10 亿美金!

更重要的,是 WeWork 本身的这个商业模式看起来有点儿太简单,太儿戏了。不过就是从房东那里把整个区域以最便宜的价格,以打包的方式租过来,然后经过自己的改造之后,将它分割成若干个小块儿,每一个小块都出租给一家初创公司或者某一位自由职业者。

另外,WeWork 这种类型的公司并不是独它一份儿。现在已经公开上市的公司 Regus,它在 110 个城市提供 2500 个办公地点,直接就能把 WeWork 比下去,而公开市场上的市值还不到 13 亿美金。那么问题很自然地就浮现出来:凭什么 WeWork 就能值 50 亿美金呢?

Neumann 对此也给出了正面回应:「这些质疑者完全没有抓住我们这家公司所提供的核心价值,这些短租式办公场地背后真正的意义所在。我们并不是跟其他联合办公区域竞争,我们是在跟办公写字楼展开竞争。而在美国,办公写字楼领域的市值是 15 万亿。所以,如果你调整了视角你就会发现,我们的估值是多么合理了吧?」

说具体点儿!它的优势在哪里体现出来呢?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从人才市场中精准定位了一批人群,这些人群有着相同的诉求,需要在社会上实现更多的资源共享。

他有可能是一名刚刚上路的创业者,有可能是一名正在实现转型的自由职业者,又或者是某个小公司老板,提供各种按需实时响应服务。他们因为 WeWork 而形成了一个充满价值的社群,而且这种价值还在不断地以滚雪球地壮大。

其次,它很灵活,更加顺应现在全世界「实时共享」的理念。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会觉得,花一大笔钱去购买一辆车不划算,不如去叫车;为了旅游去住酒店不划算,不如去住民宿;同样的,跟某个写字楼签署一年甚至几年的租约不划算,不如选择更加灵活,按照工位来计算的 WeWork。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市场瞬息万变,你的办公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随时让公司保持一种「精益状态」,WeWork 的短期灵活性满足了很多中小型公司的需求。

第三点,它的费用对于某些公司来说确实有点儿贵,但是贵有贵的道理。

在过去,你需要聘请一名专门的办公室主任,现在你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与办公室耗材、能源供应,无线网络维护等一系列的服务,WeWork 全部给你照顾到了,你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本身,对公司发展来说更加重要的工作上面。

第四点,边租边扩的模式,有效缓解现金流问题。

WeWork 在接手一整片办公区域之后,是需要进行重新的装修,分割空间的,它选择先行向一部分人收取租金,某几层的公司已经入驻的同时,它在另外几层楼上同时装修,前期进来的租户,大大缓解了 WeWork 的现金流问题。

第五点:WeWork 尤其是在设计风格上狠下了一番功夫,避免办公区域有一种大公司的感觉。

在 WeWork,随处可见的是由玻璃隔开的办公区、会议室、咖啡间、柔软的沙发,空间利用极为合理,办公区域里大多数都是玻璃设计,光线射进来后,使得空间看起来更大,而且几乎每一面墙,每一扇窗户跟前都能打开一张小桌子,完全没有任何被浪费的地方,有限的空间里能够容纳更多的人,而且让这些人不觉得拥挤,这样有效的保证了 WeWork 的盈利空间。

(编辑:PHP编程网 - 襄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