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襄阳站长网 (https://www.0710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正文

工业软件之痛:为何它是中美工业战的命门?

发布时间:2020-06-12 08:40:25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站长网
导读:副标题#e# 中国制造业的痛点之一就是工业软件,目前中国工业软件行业的业态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管理软件强、工程软件弱;低端软件多,高端软件少”。曾经中国工业软件也有过春天,但是如今我们必须正视问题,利用中国的“后发优势”,利用互联网的“先

大名鼎鼎的“863”计划中,明确将支持国产工业软件发展列入,引发了当时国内的企业、研究机构和院校对工业软件研发的高潮。这里面,因为CAD软件由于应用广泛,成为国家科技部首要支持项目。国产软件公司“跑部进钱”是常态。

国内的企业也很争气,很快也有了拿得出手的作品。出现了高华CAD、CAXA电子图版、开目CAD、浙大大天CAD、山大华天等一批软件产品。即使在开发难度比较大的三维CAD领域,也出现了北航的熊猫CAD系统(后来的金银花)等。在CAE领域,也出现了一个百花齐放的小阳春。

正当中国要在技术难度更高的三维CAD发起冲锋的时候,加入WTO消息传来,外资产品像饿狼一样扑向了尚未成熟的国产工业软件。本土工业软件开发企业受到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影响,面临客户流失和人才流失双重打击,路越走越窄,纷纷败下阵来。

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林雪萍在文章中提到,十二五以后对信息化的补贴重点转向制造业企业,重视实体的投入而工业软件略显薄弱。

林雪萍总结的数据显示,三个五年计划之中,国家对三维CAD/CAE等核心工业软件研发的投入强度不足2亿人民币。而全球最大的CAE仿真软件公司Ansys,2016年在研发的投入强度为3.5亿美元,大约为20亿人民币。

也就是说,国外一个仿真软件公司一年的研发投入,相当于三个五年计划软件研发方面投入总和的10倍。

但归根结底,中国在工业软件上掉队还是和国内制造业参差不齐的发展状况有关,沙漠上实在难开出红玫瑰来。

首先,工业软件无法脱离企业。欧美工业历经几百年发展,三次工业革命,完成了工业化进程。有几百年的时间充分试错,总结了大量经验,其工业软件无论从发展动机还是知识和人才储备上均具备优势。

而中国尚未经历过完整的工业革命,工业化进程也出于未完成状态,过去三十年几乎是跑着跳着发展工业,也没能给国产软件一个培养的机会。天生就和国外本就有几十年的技术代差,即使有性能不错的软件研发出来,应用上却远没有国外软件的“经历丰富”。

其次,国外工业软件进入中国市场的打法,也为后来市场格局产生了影响。国外许多知名软件公司入华之初,都进过大学校园,通过捐赠和赞助的方式来推广自己的软件产品。导致大学科研院所在工业软件方面失去了技术原理积累,没了造血能力。

这些表面的“慈善之举”,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我国的研发实力,导致工业软件领域差点被外资主动递过来的洋拐棍儿给养成了残疾人。

最后,因为工业软件的研发投入大,回报低,无论是企业还是技术人才都不愿意涉足。再加上国内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盗版横行,花钱买正版的意愿也没那么强烈,这也是国产软件差距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

中美科技站命门,怎么出牌

在大国博弈的关键档口,工业软件作为中美科技战的命门之一,在此成为瞩目的焦点。

复盘西方工业软件发展史,自上世纪60年代波音、洛克希德、NASA等巨头开始培育和研发;随后由一众军火商、汽车商接棒,历经半个世纪,最终演变为今天工业软件市场的格局,诞生出西门子、PTC、施耐德电气等工业软件巨头。

所以,只有优秀的工业企业群,才能衍生出优秀的工业软件。

但如今主导国内工业软件市场的却是一众IT企业,如用友、金蝶、汉得等,起先并没有什么工业制造经验。

这是由于中国工业企业早期的储备不足,严重依赖国外软件,给了国内IT企业切入这个领域,并引进-吸收借-鉴的时间。

不过这种情况也在慢慢改变,国内的工业企业开始发力工业平台与软件,将触角伸向产业链上游,设计研发、高端制造得到越来越多工业企业的认同。华为、富士康都开发了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还有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在移动互联网称王称霸的企业,也开始向B端转移。例如腾讯云和阿里云都发布了各自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两家还在拉拢队伍,砸下重金,誓要做出一点成绩出来。

(编辑:PHP编程网 - 襄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