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襄阳站长网 (https://www.0710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工业互联网如何赋能高端制造?

发布时间:2019-08-20 19:27:06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钛媒体
导读:副标题#e# 2019年,工业互联网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2019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及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最近工业互联网非常热,一是智能+对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二是在科创板开市之后,与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相关的科

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起到加速整个价值传递过程的作用,一方面能够汇聚来自不同设备和业务系统的数据,构建数据中台,对数据进行规范和治理,以及针对离散化、场景化的数据分析;另一方面,它也提供了大量的跨应用系统的能力重用模块,让应用的交付、数据的分析变得更便捷和更简单。

相对于传统的PLC、DCS、MES或ERP这些传统的IT和OT系统,工业互联网应用着眼点放在了新技术解决老问题上,它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的IT技术,去解决原先由于数据量、数据处理能力、实时性等限制而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的设备可靠性、工艺质量以及企业经营决策等方面问题,可以说是原有IT和OT系统的升级和重构。

高端制造的工业互联网应用非常离散化,应用场景主要是三类,设备资产管理、运营性能管理和生产经营决策。

资产性能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资产(也就是设备)的可靠性,避免非计划停机;只有保证了设备的可靠性,才能保证运营过程中的产能、质量、成本的有效提升,才能优化运营指标;而只有保证了运营效率的提升,才能实现企业经营利润的提升和经营风险的规避,所以这三层是通过数据的价值环环相扣的。

工业互联网如何赋能高端制造?

应用场景1:资产性能管理。

大型高端制造都有关键的大型设备,这些设备在连续生产过程中的停机风险,会造成很大影响。普遍来说,进行有效设备维护的策略有:

一是被动式维护,就是坏了再修,这种维护成本最高;

二是预防性维修,为了避免被动维修引起的设备停机停产,现阶段采用较多的是预防性维修,也就是定期保养;

三是视情况维修或基于状态维修,因为前两种的成本相对比较高,因此采用振动分析、红外、超声等检测仪器,对关键设备进行相应的判决和检测,基于检测的结果决定是否要维修,提前修还是推后修;

四是预测维修,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对设备的实时状态做评估,再决定是否要维修;第五,RCM或基于风险评估,结合实时数据对设备保养策略的一系列计算,得到基于风险管控的维护策略,实现更精准的维护。目前GE和Uptake已经做到了基于可靠性的维修或基于风险维护的完整策略。

现在的问题是:一,无法实现实时的判决和诊断,无法根据动态的工况进行调整;二,无法实现精确的故障定位,无法实现精确的指标计算;三,无法实现精确的寿命预测,无法实现预测性维护;四,无法积累、优化和复制专家经验,无法实现知识的自我学习和进化。

资产性能管理系统主要涉及三方面:

一是数据,即机器的实时数据、历史维护记录、失效记录、产品手册等;

二是机理,像FMEA、控制理论等基本的工业模型;

三是数据分析,变点检测、时序预测、聚类回归、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一个相对完整的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实时监测、故障诊断预测、可靠性管理等一系列功能,最终目标是降低停机概率、降低运营风险、实现更快的响应能力。

怎么利用数据分析实现资产的高效性能分析呢?主要还是利用机器的数据。

基于机器的历史数据可以构建不同状态下的历史数据样本,开发各类故障的特征模型,与当前传感器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对当前的设备进行实时的健康评估。

基于历史数据也可以构建性能预测指标,通过对比指标就可以知道设备未来在什么时间可能会出问题,可以计算剩余寿命以优化维护策略。

应用场景2:运营性能管理。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很多设备都产生数据,像工艺数据、质量数据、维护数据等,都可以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采集出来,做工艺参数优化、良率优化、虚拟量测、关键指标建模、燃烧环保优化、能源管理等一系列分析。

通过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设备、工艺、质检、环保、环节数据,结合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分析,可以实现生产工艺、品质还有运营效率全方面的优化。

举几个简单例子:

一,工作模式自动识别。

(编辑:PHP编程网 - 襄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