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襄阳站长网 (https://www.0710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网红自媒体,最大的价值不是流量,而是……

发布时间:2016-04-14 12:46:45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李叫兽
导读:所以我们习惯了 拿流量来计算投放渠道的价值 ——“Papi酱天价广告拍卖值不值?”,很多人发文章将其和优酷、电商的千次曝光成本做对比。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如果你要投放广告,那么「 流量 」一定是一个很重要的词汇。

所以我们习惯了 拿流量来计算投放渠道的价值 ——“Papi酱天价广告拍卖值不值?”,很多人发文章将其和优酷、电商的千次曝光成本做对比。

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 不论是Papi酱这样的网红,还是其他的自媒体营销渠道,最大的价值并不是流量。

此话怎讲?先举个例子。

既然都在说流量,那么假设有个价格1500元的砧板(远超普通砧板的价格),目标销量是1万,你觉得需要多大的流量或曝光量才能卖出去1万个?

网红 自媒体 网红变现 流量变现

按照普遍的转化率计算,有的人会猜500W流量,有的人会猜1000W流量,那么实际上需要多少呢?

实际上,整个亚洲所有商场的流量都不够——这个品牌的砧板在很多商场都有专柜(包括电商), 而去年整个亚洲所有渠道的销售量加起来都不到1W。

想想也非常合理,毕竟大部分砧板是几十上百块,正常人是不会突然改变认知习惯(砧板就是几十块的东西)来买一个这么贵的砧板的。

但是一个网红就打破了这个惯例, 她在自己的公众号发文章推荐这个砧板,结果10分钟就销售了1.5万个,超过这类砧板在全亚洲一年的销量。

网红 自媒体 网红变现 流量变现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正常人在正常的心理状态下,是不会买这个砧板的——你走过商场看到一堆砧板,只可能按照过去的习惯买一个100元的;或者想买砧板的时候在京东淘宝上一搜,看得差不多了在中间价位上选一个。

而要让人改变过去的习惯,去买一个这种不常见的砧板,就必须唤起这个人的某种心理,让这个人短暂地变成“非正常状态”,变得对“极致的做菜体验”产生渴望。

网红 自媒体 网红变现 流量变现

这位网红的公众号就扮演了这个角色,它让打开这个公众号和这篇文章的人,短暂地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不论你平时是一个严谨的会计师还是一个自由的艺术家,当你阅读文怡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就短暂地变成了“追求极致做菜体验的美食家”,而只有当你的这种心理被唤起的时候,你才能打破过去的习惯,去买一个1500元的砧板。

所以,这就解释了前面的观点: 网红最大的价值并不是流量,而是心理唤起——唤起你的不同自我,让你短暂地变成另外一个人,从而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行为。

网红 自媒体 网红变现 流量变现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卖一个让用户感觉很未知、有风险的产品(比如一个高收益率但品牌未知的P2P理财产品),你应该怎么做?

一般情况下这种产品非常难销售,因为正常人大多是风险厌恶者,对未知的产品非常谨慎,所以很少有人会放手一搏去尝试这种产品。

但其实这里有个非常简单的技巧: 在用户旁边站个美女(假设用户是男性)。

为什么呢? 因为当人的求偶自我被唤起的时候,人会短暂地变成“风险偏好者”(不管他平时是什么人),变得更愿意追求冒险。

有个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

让一群男性玩滑板,并且可以自由选择动作难度,发现绝大部分都选择中等难度的挑战。

然后心理学家让一群美女故意从旁边走过,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滑板玩家,都选择了挑战更高难度,结果自然是有些人摔得很惨—— 美女的出现唤起了玩家的求偶自我,让他们变得更愿意追求风险。

网红 自媒体 网红变现 流量变现

这在进化心理学上非常容易解释:

在远古时代,正常状态下,行事谨慎的人更容易存活,所以猎人们在躲避狮子的威胁和到手的猎物之间,一般会选择躲避狮子的威胁。

但是当求偶机会出现时,雌性的卵子有限,如果不放手一搏去跟其他雄性竞争,就永久丧失了遗传基因的机会,所以猎人们会变得追求风险,把安全置之脑后。

所以,如果想让人短时间内变成一个勇于追求风险的人,记得唤起他们的求偶自我。

而这就是我要讲的—— 网红最大的价值,并不是众多专家所说的带流量(否则和淘宝直通车有什么区别),而是“心理唤起”

网红 自媒体 网红变现 流量变现

一、 流量价值VS心理唤起价值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喜欢拿流量来衡量一个广告渠道的价值,所以都在讲什么CPC(单位点击成本)之类的指标。但是实际上, 流量并不是一个广告渠道的唯一价值。

比如在上面卖砧板的案例中,如果 仅仅看流量价值 ,1000W的电商流量和10W的文怡公众号流量,你会选择哪个?

网红 自媒体 网红变现 流量变现

当然是选择1000W的电商流量啊。

可是为什么从最终销售效果来看,流量价值更低的10W点击流量的投放,效果更好呢?

这是因为这个网红公众号提供了另外一种价值—— 心理唤起价值 ,让这些粉丝看完文章的那一秒,产生了对“极致做菜体验”的追求。而这个价值,远远超过单纯吸引流量的价值。

网红 自媒体 网红变现 流量变现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本质上都是有“多重自我”的,在不同情景之下表现的行为完全不同。而营销的重要手段,就是创造这样的情景来改变用户的心理。

比如路人遇险没有人施救的时候,网上骂声一片,说现在风气怎么这么坏。

这并不是因为路人不上网,网民不走路, 实际上,网上义愤填膺的人和路上见死不救的人都是同一群人。只是因为他们在不同的场景下表现出了不同的自我。

当你在上网浏览信息的时候,是根据周围的信息(比如现场无人施救的场景)来做判断行为并发表意见。

而你在着急走路回家的时候,心里想着自己的事情,往往是根据其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的行为(也就是从众),所以你看到前面的路人没有行动,自然也就跟着不行动,最终导致无人施救。

网红 自媒体 网红变现 流量变现

而如果你是一个遇到危险的人(比如前几天798和颐酒店的女子),如何说服路人施救呢?

其实大喊大叫根本没有用,因为大家的心理进入了“路人模式”,根本不会根据信息来判断,只会根据习惯和他人的行为来判断。

这时你要做的其实就是“心理唤起”,想办法唤起他们的另一个自我,让他们短暂地进入“ 网民模式 ”。

所以你要喊的并不是:“好疼!好疼!救命!救命!啊啊啊啊啊!”

而是指着其中一个路人喊:“这位红衣服的小哥,你如何评价一个见死不救的人?” (模拟网上的提问,唤起他们的另一种心理自我)

而如果没有这样唤起另一个自我,再大的人流量也救不了你,因为所有人都是“路人”。

对品牌营销来说也是一样,过去我们过分注重“流量价值”,好像只要有足够的人路过,就会有足够的人购买。

但是其实还应该重视的是“心理唤起价值”——在不同的情景之中,人的行为和心理完全不一样,需要根据唤起的情景和心理来销售产品。

同一个人,刚看完李叫兽公众号想要买的东西,和刚看完咪蒙公众号想要买的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

那么在投放的时候,如何根据不同的情景来选择你要推广的产品呢?

二、 心理唤起如何提高转化

每个网红自媒体的场景都不一样,不论是咪蒙、Papi酱唤起的宣泄感,还是李叫兽唤起的理智分析感。那么如何根据不同的网红唤起的不同的用户心理,恰当地选择投放呢?

这个问题分类本身非常复杂,因为篇幅所限,我就简单说两个分类(之后会不断更新新的分类)。

1.恐惧唤起VS浪漫唤起

先考你一个问题:

现在你有两款凉茶产品需要推广,其中一个是主打“中国每卖10罐凉茶,7罐加多宝”的加多宝凉茶,另一个是“独家限量老字号广东凉茶”。

然后有两个投放渠道可以选择,一个是“《美人鱼》电影软文的植入”,另一个是“《午夜凶铃》电影软文的植入”。

(编辑:PHP编程网 - 襄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