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襄阳站长网 (https://www.0710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美国科技界的“网红”:微信产品经理Dan Grover的日常

发布时间:2016-05-09 21:26:14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PingWest品玩
导读:Dan Grover 同志(如果你还不知道他是谁的话,请看文末简介)是美国产品经理,年纪轻轻还不到30岁,为了帮助微信改进产品设计,受公司的委任和内心的召唤,不远万里,来到

Dan Grover 同志(如果你还不知道他是谁的话,请看文末简介)是美国产品经理,年纪轻轻还不到30岁,为了帮助微信改进产品设计,受公司的委任和内心的召唤,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广州。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社交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腾讯公司和微信团队的价值观,每一个中国互联网产品经理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好了,回到今天的主题。谁都知道当下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产品是微信无疑,我们在专车上用微信,在马桶上用微信,在枕头上用微信。就连母亲节,我们也非得通过微信才能表达对母亲的爱不可(或者只是想让微信上的好友知道我们在表达对母亲的爱)。微信包办了我们绝大多数精力与情绪,但张小龙仍然说他希望微信用户能用完即走,“除了微信还有生活”,不要“一直沉迷其中”。想想也还挺荒谬的,一款最初形态只是 IM 的社交 app 居然能主宰几亿人每天做什么。既然结果是这样,你们就不想了解一下微信在奉行什么样的价值观吗?哪些 principle 导致我们逃不出微信的五指山?

Dan Grover 产品经理 微信产品经理 PM

上周,我和Dan Grover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聊了聊支付宝与微信的差别,中美产品理念发生碰撞的具体案例,以及微信在全球化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趣事,试图还原微信的某些功能背后都有怎样的故事。以下是 Q&A 实录:

(P=PingWest品玩     D=Dan Grover)

P:在加入微信前,你做什么工作?

D:我有自己的 app,一个学习钢琴的 iPad 应用。它被施坦威公司收购了,我为他们工作了几年。之后,我想开始第二次创业,但后来我意识到,我不想再一次成为CEO了,这太难了。而且,我也不想再成为编程的工程师了,我想做设计,我很喜欢设计和发现产品,看大家对它的反应。产品经理是个完美的工作。

但是,我也不想去一家创业公司,因为它们自己有时候不知道在做什么,而且创业公司很容易失败或者在很多事情上失控。最好的方法是加入一家有成功产品的公司,那里有很聪明的人,我可以学习。那个时候,我觉得Google、Facebook是不会雇佣我的,它们可能会雇我做工程师,但不会是产品经理,而后者才是我喜欢的。

P:你不喜欢成为工程师,而更想成为产品经理?

D:对。我曾经在纽约找到一份编程的工作,但3个月后我就离职了,尽管薪水非常非常不错。我发现如果不能参与设计产品,我会非常讨厌编程。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就开始在找新工作时更多地向这方面努力。

腾讯来美国的时候,我决定拒绝掉任何不是产品的工作。而当微信产品方面的工作机会出现时,我觉得,“哇,太棒了。”它在中国有6亿用户,和任何其他地方的产品都不一样,这会是一个好的工作机会。

P:在美国,你们用得最多的聊天应用是什么?

D:通常,我们不用应用,我们用短信最多,因为我们的套餐里短信是免费的。我妈用Messenger,我用短信。

P:你也不用WhatsApp?

D:不用。有些人会用,但主要是跟其他地方的人聊天,比如你有一个印度、加拿大的朋友。

P:在美国,你们是如何推广微信的?

D:我们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推广方式。例如在印度,我们投放大量的电视广告,我们和明星、名人合作;在欧洲,我们有足球相关的广告。但是在美国,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多,都是一些小型的、技术型的推广,比如在网站上的广告。我们努力让人们知道微信,用它和朋友沟通,我们还做了很多事。例如,如果用户用短信、邮件向10位朋友推荐了微信,我们就会给他一个餐厅的会员卡。有一次我们还赞助了一个时装秀。

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你很难知道什么渠道对当地人是有效的。微信美国团队的作用就是找出美国人是怎么用产品的,什么渠道有用。有些渠道是很有效的,比如你会发现很多人喜欢“签到”这个功能,即使他们之前并不用这个产品。我之前在微信美国团队工作的时候,我的美国朋友们都不知道微信,但我需要找到机会使用它,所以我每天都用“附近的人”来寻找好友,有一次我加到了一个人,他居然是我的笔友。他从来没有去过旧金山,而是在郑州。

P:在美国时,你在微信主要做什么?

D:我是产品策略经理。我向广州团队提出了很多产品上的想法,还制定了一些市场推广策略,另外,还要帮助修正 Chinglish(中式英语)。如果你注意一下许多有英文版本的中国产品,会发现他们的翻译非常烂。微信其实做得挺好的。

我的手机有一个专门的相册保存Chinglish的翻译,这张就是我走路来的路上拍的:

Dan Grover 产品经理 微信产品经理 PM

Dan的随手拍,有点模糊。

这些看起来没什么错误,是吧,但其实他们都很搞笑(funny)。这里,工商银行,如果他们写ICBC,可能更好一点。中科大厦,Middle section building,也非常奇怪。

比如你觉得微信红包用英文该怎么说?这其实是个很难的问题,今天我花了30分钟和同事讨论该怎么翻译。我们提出了很多想法,但大家最后还是无法保持一致。

P:Red bag或者Money bag?

D:哈哈,听起来不错。有一段时间,我们叫它Lucky Money,但听起来很像是赌博用的词,真的很蠢。后来我们想出了Red Envelope(红色的信封),这是个很中性的词。但是,香港人就被惹恼了,“Red Envelope,什么东西?”我觉得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地方都不喜欢这个名字。他们用Red Packet,意思用红纸做的包,但不是信封。马来西亚也有“红包”,但它是绿色的。在这里,Lucky Money可能会更好一点,但还是不对。在日本,有人把它翻译成“红色的包”,其实在日本也有“红包”,但它是白色的,但如果翻译成“白色的包”,就太奇怪了。

Dan Grover 产品经理 微信产品经理 PM

日本的白色“红包”

另外,我们还在讨论怎么翻译卡券。

P:Coupon不对吗?

D:对,Coupon,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有人说听起来太廉价了,而且卡券不只有优惠券,还有会员卡。所以,我把它改成了“Cards & Passes”,还是有人觉得听起来很奇怪。

P:你来广州之后主要负责什么工作?

D:来到广州后,我更换了团队,加入了创新产品组,就是做一些超前的、疯狂的想法。我参与了小视频、Apple Watch版微信、Mac版微信。现在,我又加入了新的小组,叫海外运营、数据分析,主要做全球化的工作,并帮助开发者了解微信的开发平台,以及可以用它来做什么。

比如公众号,很多美国人下载微信之后的反应是,“这是什么东西?”但如果他们来中国生活一段时间,就完全理解这个产品了。微信的一些功能在中国很受欢迎,但是在海外我们还需要做一点工作让它们被更多人接受。比如钱包,你可以在香港用,也可以在南非用。

P:你是微信“小视频”的操刀者之一,谈一下吧。

D:我觉得它非常棒,这是微信很长一段时间内最酷的功能。因为现在的手机都有非常好的摄像头,它们其实非常实用,就像键盘、麦克风一样。但实际情况是,我们使用它的时候并不多。小视频其实非常有用,比如,我不用再傻乎乎地用键盘打字,“你在哪儿?咖啡店在哪儿?” “我在一副火鸡的画前面,在你的右边。”

微信之前有视频功能,你一直都可以在微信发视频。但之前,你可能需要停下来,按录制,再按停止,然后确认发送。步骤很繁琐,而且视频很大,人们还需要点击、观看。“小视频”就做得很好了。有很多其他的应用也有了视频功能,但他们都比小视频差得多。

P:你还记得下拉快速拍小视频的功能吗?我很喜欢,为什么被取消了?

D:这不是我的决定。下拉快速拍视频很方便,尤其是当你在街上发现什么疯狂的事情时。所以,虽然这个功能有点奇怪,但在这一点上是说得通的。有些人不喜欢它,可能是因为他们要下拉看公众号、使用搜索,而不是用小视频。

或许我应该少说一些,因为这不是我的决定,我无法确切地知道做出决定的人的想法,但这应该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P:除了微信,你还喜欢哪些中国的app?

D:支付宝。我觉得百度地图也很不错。

P:来广州后,你和团队成员之间经常会有产品理念上的分歧吗?

D:是的,微信改变了我过去的设计理念。在硅谷,人们做产品一定要让人惊艳(impress each other),他们有时候会脱离用户需求,做出只在硅谷受欢迎的产品,钱烧完之后很快死掉。但他们的确做了一些很酷的app。

但是,在中国,至少在微信,我们是从实用的角度,或者依据价值观来做设计的。比如,我们的一个价值观是收信人比发信人有更高的优先级。在 WhatsApp,有一个功能是收信人查看信息后,会有一个“已读”的标记,但微信是没有的。在美国办公室,我们几乎每个月都会讨论这个功能,“为什么不加上这个功能?所有人都喜欢它,这是个很棒的功能。你们在想什么呢?”但现在来看,微信的决定挺好的,我更喜欢这种方式。“已读”对发信人是挺好的,但对收信人就太不友好了。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事。

每个产品都做成一样当然是没有必要的,但是遵循一定的原则来确定什么是有价值的,并把它持续下去很重要。

P:你会经常和广州的同事在产品设计上争吵吗?

D:有时我们会达成一致,有时也会有不同的想法。虽然我们有规则或者说原则,但我还是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我们会有激烈的讨论。

P:他们经常会接受你的想法吗?

D:不,几乎不会,哈哈。我来自美国,使用过很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产品,一些我认为很显而易见(obvious)的东西,实际上在中国并不是这样。

P: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编辑:PHP编程网 - 襄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