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襄阳站长网 (https://www.0710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运营怎么做?”,牛逼的COO和运营总监们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

发布时间:2016-06-16 05:25:18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三节课
导读:特别提醒:本文为技术长文,尤其适合 3-5年 的运营从业者和创业者们阅读。完整读完约需要 8 分钟。运营的价值在哪里?很多人眼中,运营就是打杂跑腿,琐事缠身,各种出卖体

变现尝试。知乎积累下来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 “人” 和 “内容”,所以知乎的变现也一直在围绕着这两者在进行着,包括但不限于出版、最近刚刚上线的 “值乎”、“知乎 live”、知乎产品的品牌广告展示(但品牌会经过挑选,且广告内容必须是与 “知识” 相关的内容)等。

以上,是关于第一个维度——商业逻辑。

接下来聊第二个维度。

二、典型用户行为频次

所谓典型用户行为频次,就是假如用户接受和认可了你,ta 使用你最核心的产品功能或服务的频次可能是怎样的。基本上这里也有几种可能——

用户基本使用你的产品功能或核心服务是一次性的;

用户使用你的产品功能或核心服务频次中低,比如数月一次,甚至 1-2年 一次;

用户使用你的产品功能或核心服务频次较高,比如至少每周一次。

这个频次的不一样,尤其会导致我们在关于用户获取方面要关注的重点会发生一些变化。我们也来依次简单分析一下。

1. 用户一次性使用

这种类型的典型产品比如某些培训课程(如托福雅思),或婚庆服务,殡葬服务等。且毫无疑问,该类产品肯定是收费型的产品(用户一次性使用,还免费,那还做个毛)......

因为用户接受并使用该服务的机会基本只有一次,所以该类产品基本不用考虑花太多精力在用户维系方面。相反,该类产品更应该关注的事情,一定是:

获客渠道的铺设和广告投放;

销售转化的有效性;

客单价(就一次挣钱的机会,当然要挣足点儿啊……)。

总之,推广上要舍得花钱,只要最终的 ROI 能算平,怎么花都行。

举例,很多做托福雅思培训在运营方面会做的事基本是这样的——

在所有顾客会出没的典型场景下投放广告(比如高校、搜索引擎关键字、英语学习论坛等等),吸引用户了解自己的培训课程;

精细化运作销售流程,比如用户访问后会有在线人员接受咨询,或者会让用户留下电话,销售人员电话跟进,甚至是引导用户来参加线下公开课,在课后再有一个课程顾问跟进忽悠之类的,为的只是提高销售成单率。因为,来都来了,你要是不在他们这掏钱,必然就到其他地方掏钱去了,且以后就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用尽各种方法(比如打包各种服务,包装得各种逼格高,提升上课环境上课体验,跟其他课程进行对比,甚至连带一部分忽悠啥啥啥的)把客单价做高。

2. 用户中低频次使用(如数月一次,甚至 1-2年 一次)

这种类型的典型产品比如汽车保养类产品、求职类产品等。

该类产品的特点是:不管用户多喜欢你多认可你,他每次使用完你,基本就走掉了,且距离下次他再使用你时间周期会比较漫长。

所以,该类产品在用户获取方面如果都依靠花钱投放和推广的话,一定亏死了……

相对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能够让用户每次产生相关需求时,都能够最快捷最有效的找到他们。

那么,类似求职找工作这样的事,用户在每次产生相关需求时,关于到底使用什么产品是如何决策的呢?

基本上有很大可能取决于如下几点——

我脑海中第一时间出现的在这个领域内的品牌是哪家?

我最近是否听到过身边有人提过或推荐过某款相关产品?

我通过搜索引擎、应用商店等渠道搜索 “招聘运营总监” 等相关关键字,看看会出来哪些结果?

于是,对于该类型的产品在用户获取方面更应该关注些什么,看起来也就很清晰了吧?

基本上,无外乎——

渠道铺设,占据入口。如搜索引擎、应用商店等地方,该占据的位置一定要占据,且能排得越靠前越好;

品牌传播,占据认知。不断通过活动、事件、媒体报道、PR 软文等各种方式面向行业和用户去传播你的品牌,提升大家对于你品牌的认知。

3. 用户高频次使用(至少每周一次)

这类产品就很多了,比如阅读类产品、社交类产品等等,都算。

该类产品的特点往往是:用户从了解你到接受你再到认可你,可能需要一点周期,但一旦 ta 真的接受了你,ta 就会变得很难再离开你。

另外,该类产品因为用户使用的频次比较高,所以理论上产生口碑效应和病毒营销的概率也最大。

所以,毋庸置疑,这类产品需要关注的重点往往是以下两个——

通过补贴、活动、运营机制、用户引导等各种方式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如上面提到的印象笔记案例,再如滴滴和各种外卖类应用早期不断给用户发红包,都是为了培养使用习惯);

在用户获取方面,更应该思考如何通过运营机制或运营手段撬动现有用户的力量,打通几个 “分享” 的场景,形成病毒传播和增长(如滴滴和外卖类应用的 “红包”,如各种美图类应用的 “变妆” H5 小游戏、美妆比赛等)。

以上,是我们关于第二个维度的一些分析。

最后聊一下第三个维度。

三、用户间是否通过产品结成某种关系

在互联网世界里,有一部分产品是那种单向服务式的产品,即用户单向接受该产品的服务,典型比如各类日历、便签、航班查询这样的工具。

但还有一类产品,扮演的是一个 “连接器” 的角色,其最终实现的状态,是很多不同类型的用户之间,最终通过它建立了某种关系。

这样的产品,包括淘宝这样的电商平台,包括知乎这样的社区,包括探探这样的社交软件,都算。

而,一旦你的产品是这种 “让用户间建立关系” 型的产品,就意味着一点,即产品中的相关用户体验你可能是无法完全掌控的,因为它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会在上面遇到什么样的人,经历什么样的事。

因而,假如你是这种类型的产品,则你的运营工作规划中又需要包含必不可少的两块——

其一,这样的产品往往会特别注重氛围的打造,发展也会比较慢。且早期的用户会极度重要,你需要与早期用户间保持极其密切的关系,且需要让他们极度认可你的理念。这方面,知乎是典型,不细说了。

其二,这样的产品,你一定需要花费很大的经历来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一些规则、边界和约束条件。最终,你是通过这样的一些规则来最大程度保障用户的体验,并且给用户在站内的行为规范指明了方向。

这些规则,典型比如发黄图必删号,接到投诉三次 T 走,不得辱骂、诋毁他人等等。

并且,每一个相关规则的建立,最好都建立在一些真实发生的事件、案例上,并最好在公布前广泛寻求用户的意见,这样会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顺畅。

到此为止,本篇讲完。

我感觉,这可能是我迄今为止最具有技术含量的一篇连载了。当然了,这篇要消化起来应该也是需要点基础的,如果你是一个新人,感觉有地方看不懂,我觉得这是正常的。

同时,也可以宣告,我的连载开始慢慢接近尾声了。按照计划,我会在 6月 底 7月 初前完成全部书稿,而《运营之光》这本书,应该会在 9月 跟大家正式见面。

话说这篇写完,我失血过半……让我好好歇个几天吧。下篇再见。

注:本连载分为【认知运营】、【运营的基础修炼和入门】、【运营的几项核心技能】、【运营的一些宏观规律和逻辑】、【一个运营的成长路径】、【我作为一个运营从业者的一些思考】6大部分。本文为【运营的一些宏观规律和逻辑】部分的第三篇连载。

在三节课公众号(sanjieke)底部菜单栏点击近期精华”,即可回顾“有璨连载”所有往期内容。

(编辑:PHP编程网 - 襄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