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襄阳站长网 (https://www.0710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正文

专访 | 张一白:所谓“IP作品”,不过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说辞

发布时间:2016-11-10 07:12:19 所属栏目:访谈 来源:三声
导读:副标题#e# 张一白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一部爱情片。作为别人口中的“青春片教父”,在他的创作意图中,更包括通过男女之间的情感表现出时代变迁:贫富对立、城乡融合。 文/ 戴天文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张一白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唱

过去与现在不同,十几年前你根本听不到观众的反馈。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上映后,我根本没有听到声音。当时的学生没有话语权,都在传统媒体手里,他们不喜欢就不说,让我找不到存在感。《开往春天的地铁》也是如此,甚至到了《好奇害死猫》也是。

若干年以后,我才听到有人告诉我,他因为喜欢我的电视剧,对大学生活满是憧憬,因此考上了大学;也有人因为《开往春天的地铁》,才决定当白领。《好奇害死猫》也被翻出来说,这片子牛啊,中国第一部自觉意识的黑色电影……可实际上,我拍这部的兴趣点在哪里呢?是在这个社会的阶级分层出现时,彼此的对立与融合,只是这些人的心态和生存状态,通过男女的情欲来表达。

这样的“待遇”,让我那几年就在琢磨,我有必要拍电影吗?应该拍什么样的电影?几年过去,总算想通了:就拍自己喜欢的。

拍商业片,最后还是得让观众看,观众也会对这个导演也有自己的预期。这个预期没法掌控,非常纠结。观众预期高,一开始就会让更多的人去看;但也希望预期低,预期低的时候,看过反而会觉得挺好,口碑提高。其实人的一生都是在这么纠结着,不止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或者《匆匆那年》,你只要做事,都会有这样的问题。

事实上,别说对商业片进行合理预期,中国连商业片的市场也不成熟。商业电影的票房爆发,其实是从两年前开始。这一突然的变化,不仅让我们创作者需要改变观念,宣传、发行也都面临巨大转变。好在我喜欢看书,那就看一些商业、营销书。前些年,我也是小马奔腾的副总裁,我就有建立团队一起摸爬滚打,在宣传营销上一部部开始做,进入到营销宣传领域,还得了个一开始不知是褒是贬的“产品经理”的名号。

专访 | 张一白:所谓“IP作品”,不过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说辞

这些营销之类的事,有的导演不会去做,因为“清高”。但我会,导演也要把控好这些部分。与其事后去怨天尤人,作品面世之后再说可惜就太晚了,要把命运掌控在自己手里。

当然,今年做《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我就不再需要花这么大力气在这方面,更回归导演的身份。这两年,营销宣传上的专业人士、专业团队和专业公司都有了,我倒逼他们工作,告诉他们,“这个不够牛逼”。其实有时候也没什么建设性意见,只是给他们一些压力,把项目完成的更好。

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走入了低谷,不少人唱衰中国电影,我倒不怕,这不过是市场规律罢了。所谓高潮就是低谷的前兆,这与近几年中国电影的发展是相符的。作为导演,我们就要像张宏森局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局长)说的那样,不论在高峰还是低谷都要坚持工匠精神,按照自己的喜好,尽全力拿出投入感情的作品。电影票房不是股市,大盘高高低低,做好自己就行。

本文由三声(tosansheng)授权转载。『三声』聚焦文娱创业领域的企业、人物、热点、资本,提供最专业的文娱产业报道。

QQ截图20160914095902.jpg



(编辑:PHP编程网 - 襄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